开云真人 官网开云真人 官网辞去硕果累累的2019,迎来了2020,“无痛分娩”在国内已成为一个越来越受医护各界与大众关注的线年间的“无痛分娩”词条,在谷歌得到334条,百度则为755条。而在2008年5月31日前(即2008年6月6日“无痛分娩中国行”第一次到达中国前的历史总和),谷歌上搜到的“无痛分娩”只有301条,百度为172条。若搜寻时间不限,谷歌和百度2020年1月9日前的搜寻结果分别为162万条和2640万条。用两家不同的搜寻引擎和算法得出的这几个数据着实让我们感叹,相隔11年,2008年和2019年的”无痛分娩”已经今非昔比。
“无痛分娩”是一件盼望已久深得人心的大事。不仅关系到产妇及其家人的幸福,也是一个关系到民生、影响人均预期寿命的大事。我有幸应中国妇产科网邀请进行2019年无痛分娩的回顾与展望。
2019年一开春(3月20日)颁布的《关于印发第一批国家分娩镇痛试点医院名单的通知》和“2018~2020年工作方案”,确定了我国第一批913家分娩镇痛试点医院【1】,延续了5个月前(2018年11月20日)发布的《关于开展分娩镇痛试点工作的通知》的工作【2】。非常重要的是,对试点医院有一系列非常具体的要求:a)具备产科和麻醉科诊疗科目;b)年分娩量大于4000;c)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或妇产专科医开云真人APP院。并设定了年内目标,达到分娩镇痛率40%【3】。这些都是继2018年3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成立后的半年之内出台的一系列顺应民心的举措。
中国无痛分娩的现状到底如何?和发达国家相比如何?这一直是大众关心的问题。2019年推出了一连串数据,让大家明确了现状和目标。
“当前中国椎管内分娩镇痛使用率为16.5%”,这是 2019年10月9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18年《国家医疗服务与质量安全报告》中的数据。我们也知道了专科医院及民营医院的椎管内分娩镇痛开展率高于综合医院,公立三级专科医院35.5%,公立二级综合医院9.1%【4】。
国家“900余家试点医院平均分娩镇痛率达48%”。这条来自2019年11月11日公众官方媒体的消息【5】,不仅意味着原计划标准的实现,更是一项医学政策带来实际影响的纪实!令人振奋。
这不禁让人联想起,2007年中国椎管内分娩镇痛率小于1%【6】,美国最新(2015年)报告的为73.1%【7】。
椎管内分娩镇痛是举世公认的最安全有效缓解产痛的方法。在中国几个大的临床研究中发现了它能降低高剖宫产率。不仅直接解决了部分孕产妇因惧怕产痛而选择不必要的剖宫产,更为重要的是安全降低高危孕产妇的剖宫产率,比如,瘢痕子宫、高龄产妇、子痫前期、胎位不正等。2017年全国住院孕产妇平均剖宫产率为43.6%【4】,相对于2008年“无痛分娩中国行”启动那年全国横断面调查显示的剖宫产率超过50%(城市产妇64.1%,极贫困地区11.3%),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进步【8】。比起强制性通过行政手段降低剖宫产率的做法,普及椎管内分娩镇痛更安全、更有效、更体现人文关爱。这是一项可供世界其他国家借鉴的举措,对人类医学进步的贡献不容置疑。
在医护人员呼吁、专业学会领导的努力、人大委员的热议下,据中国医师协会分娩镇痛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米卫东教授年前透露:截至12月,全国1/3的省市自治区已经落实了椎管内分娩镇痛收费标准,扭转了麻醉科医生不能按劳取酬的局面【9,10】。
2019年12月18日国家卫健委指示:分娩镇痛率应纳入医疗机构管理指标。这一行政管理措施将使分娩镇痛不再成为医院可做可不做的选项,无疑对普及这项全民受益的医疗服务起到了根本性扭转的作用【11】。
历史上实施分娩镇痛的医护人员,主要包括非药物性镇痛的主导者助产士、药物性镇痛的主导者麻醉科医生,还有通过“剖宫产”解决产痛问题的产科医生。既往各专业单打独斗的局面将被多学科协作取代。
2019年3月1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医师协会分娩镇痛专家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2019分娩镇痛试点项目第一次工作会议”【12】成为终结低分娩镇痛率现状的里程碑事件。正如中国医师协会张雁灵会长所说的:“这项工作意义重大,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关怀人民、关爱人民、关心母婴健康的以人为本的健康理念,体现出我国麻醉与妇产学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该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a)大家一致认可椎管内分娩镇痛是当今最为有效的分娩镇痛;b)告别以往单科运作解决产痛的历史。会上,张会长就分娩镇痛诊疗标准、收费、培训、质控和健康宣教等工作提出了若干建议。前述“政策规范”内各项工作的进展,反映出这一委员会成立的作用和意义。
中国麻醉开云真人APP学会产科麻醉学组的工作一直致力于椎管内分娩镇痛在全国的普及。采用的内引外联的学术交流举措成为常规化。直至2019年5月1日在美国亚利桑那州首府凤凰城举行的第51届“产科麻醉和围产医学学会(Society for Obstetric Anesthesia and Perinatology,SOAP)年会”,中国专场已经连续举办了3年【图1】。2019年也是中国医生参会(自2013年起)的第7个年头。
图1. 参加2019年(美国)“产科麻醉和围产医学学会年会”中国专场的部分人员【13】
这项工作追溯于2015年SOAP年会上中美5方多伦多联合公报【14】,是美国华人医生和各界人士多方努力的结果。在2017年西雅图SOAP年会的首届中国专场上,中国椎管内分娩镇痛先驱张光波医生的事迹公布于众,令世人惊叹【15】。这也是自1968年SOAP成立以来,全球健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SOAP致力于全球产科麻醉学研究,与世界相关学会建立伙伴与合作关系。在过去几十年里,学会已经将产科麻醉的发展远远超越了分娩镇痛和剖宫产麻醉的技术层面,在全面改善母胎结局,尤其是发展多学科产房合作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除了10月31日至11月3日在杭州召开的第27届全国麻醉学术年会上的“产科麻醉与分娩镇痛”版块外,全国各地产科麻醉分娩镇痛学术讨论不计其数【16】。
如果没有错过其他会议广告的线年产科界出现了第一次分娩镇痛方面的专项学术讨论【17】。在产科专业会议上出现麻醉科医师讲课是在“2014年武汉第九届产科危急重症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正常分娩大会”上。麻醉专业会议上邀请产科医师讲课也在近几年出现了。“无痛分娩中国行”自2008年启动以来坚持多学科协作和同台交流的启迪,开始起到了作用。
2008年启动的“无痛分娩中国行”多学科团队联合示范教学模式的日渐成熟,教程的公布于世,临床结局为教育终点的思维和运作得到了科学论证,令世人关注。这种多站多学科教学模式也开始被越来越多地采纳,在普及工作中的作用不可小觑。
2019年举行河南省各级医院巡回培训,自2014年以来共有72家医院、2万医护人员和3千余孕产妇及家属参与活动【18】;
2019年起,中国医师协会分娩镇痛专家工作委员会-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产科麻醉学组亦开启了分娩镇痛基层行【20,21,22】;
值得一提的是,江苏省卫健委将分娩镇痛多学科联合落到实处的5件大事颇有借鉴意义:
分娩镇痛专家委员会严格筛选江苏省的分娩镇痛试点医院,并规定二级以上的医疗单位必须开展分娩镇痛工作;
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为分娩镇痛培训基地,3月—6月进行多学科联合培训教育,7月以来每月最后一个周末举办省内医院定期培训,将规范团队培训常规化,保障安全有效分娩镇痛;
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说道:“这(椎管内分娩镇痛)其实是医疗服务理念或者医疗服务模式的改变。这个工作非常有意义,体现出医疗卫生事业质量发展的一个目标和要求【1】。”
“无痛分娩中国行”推出现代产房的概念有其非常重要的时代背景。随着住院分娩率提高和孕产妇死亡率降低,中国围产医学进一步降低母婴并发症率和死亡率的工作重点或关注点自然转移到了如何保障住院分娩中孕产妇有效安全的医疗环境。建设现代产房,进行多学科运作,改善母婴临床结局,这已是全球医学发展的趋势。借前车之鉴,避免重蹈别国的覆辙,已经成为中国围产医学不可推卸的责任。现代产房的挂牌意味着,产房不但具有多学科团队医疗的普及,还有一系列保障母婴安全的措施,以避免及消除各种原因所导致的潜在危及母婴安全的问题。
中国行新10年以“孕产妇心理健康年”启动。2019年6月,“无痛分娩中国行”和美国华人执业医师协会与广西柳州市妇幼保健院联合召开孕产妇心理健康高峰论坛,开启“孕产妇心理健康年”【23】;随后一周,在广西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和山东聊城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这两家现代产房挂牌医院实施了这项计划。从孕产妇科普教育、抑郁症筛查、到分捡诊疗、危机防范各方面,全面规范地解决孕产妇的心理健康问题【24】。这是“中国行”对榆林事件的全面回应的开始【25】。
2019年,“中国行”还推出了现代产房“宝贝第一计划”,在山东桓台县妇幼保健院和江苏南通市妇幼保健院这两家现代产房挂牌医院开启。
2019年,“无痛分娩中国行”传统三级计划实施中,新建了“基建计划”医院8家,进行“高级计划”医院4家、“现代产房”授牌医院7家。至此,“无痛分娩中国行”合作医院已达107家,遍及大陆除青海、宁夏、西藏以外的所有省份【图2】;其中,现代产房挂牌或示范医院20家【图2】。自2008年以来,受“中国行”号召、志愿来华的海内外医护人员已近900人次。“中国行”的多学科教学模式被广泛接受,其渐进性教育模式正越来越多地受合作医院欢迎。
“无痛分娩中国行”以改善临床结局为国际医学教育的最终目标。2019年最后一周从一本著名专业杂志获悉,体现“中国行”多学科联合教育项目改善母婴结局的新一组数据已经通过同行评审,同意做最后修改后发表。这意味着“无痛分娩中国行”的运作思维和教育理念再次得到了世界同行的认可。
图2 “无痛分娩中国行”各项计划合作医院一览图和现代产房挂牌医院【26】
以往提及低分娩镇痛率涉及到的6个方面(政策环境、医院管理、产科、麻醉、新生儿、助产)【27】,在2019年中出现了非常显著的变化。
正如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所言,椎管内分娩镇痛是医疗卫生事业质量发展的一个目标和要求。
根据最新统计,2018年中国受益分娩镇痛产妇的总人数达150万左右。曾几何时,我们只有为数不多可以提供这项医疗服务的医院,网上看到的是“哪里有无痛分娩”的“呐喊”。现如今,线上线下争相分享“我的无痛分娩经历”。在大家看到无痛分娩数量增加的同时,也因各人经历而引发对镇痛效果的疑问:“无痛分娩能不能达到无痛?”这一质疑反映了我们需要努力改进质量问题。提高椎管内分娩镇痛的质量与提高数量同样重要。
当前有利一面包括:1)历史上对产程长度的纠结,将随着产科统编教材的更新、新产程定义和临床实践的相应调整而改变。全程镇痛、第二产程镇痛将会越来越普及和规范化;2)随着分娩总量的下降,不少医院符合时代需求的待产分娩一体化产房数目的增加,民营医院在产房占据比例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分娩早期镇痛理念的普及,这一时段的分娩镇痛将不再是不能“无痛分娩”的主要问题;3)已经有足够多的文献资料满足科普和临床实践的需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无痛分娩中国行”主编的《现代产房》系列丛书。
需要意识到的是,不仅仅是麻醉科医生人员短缺,劳动报酬还正在落实之中,还有临床实践层面的改善。很多麻醉科医生没有经过系统产科麻醉培训,进入产房后发现: 1)产痛程度随时变化;2)产痛的支配节段随产程变化;3)产妇不同于手术台上的一成不变。这一系列“变”动,让原本以为“技术不是问题”的麻醉科医生变得有些措手不及,对到底能不能无痛分娩产生疑惑,从而以“减痛分娩”自圆其说。其实,搜查一下发现,原来有个“镇痛不全inadequate labor analgesia ”热门话题,相关研究已经不计其数。做到无痛分娩还真是一门“手艺”和技术活。我们需要改变的不是将“无痛”变为“减痛”,而是要改善我们的临床实践和管理,提高临床质量。“镇痛不全率”是一个值得统计的数据。
包括产科医师、麻醉科医师、新生儿科医师、助产士、护士在内的每一个产房团队专业人员都面临着干中学、学中干。我们正面临着一个全新的医疗介入,将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新问题并需要寻求解决方法。值得提醒的是,这比我们想象中复杂得多,也困难得多。尤其在循证医学尚未普及的情况下,很多临床研究证据和我们的日常临床实践经验常常错位。值得庆贺的是,我们已经有了大量现成的包括中国人自己认证过的临床研究证据和指南。我们所需要的是将这些貌似容易但实为艰难的循证医学坚持不懈地学习和实施下去。
历史上,世界其他国家和中国都出现过、或正出现“为镇痛而镇痛”的“漩涡”。且不说椎管内分娩镇痛是对付产痛最有效的方法,它所赋予的为母亲过“鬼门关”“保驾护航”的功能远远没有被大家认识和发挥出来,包括我们的产科人员、新生儿科人员、麻醉科人员、医院领导、更有不直接介入临床实践的各级管理机构人员。充分理解和坚决实施这项工作,不仅有利于这项医疗的推广普及,而且可使母婴双方及其他们家庭最大限度受益,也有助于缓解和改变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
麻醉科医师提供剖宫产麻醉服务,现在加入了椎管内分娩镇痛,这不是产科麻醉的全部,也不是现代产房像手术室一样一定需要麻醉科医师进驻的根本原因。麻醉科医师作为“生命保护医师”在于保护母婴安全。麻醉科医师产房医师职责有待于进一步明确。正在编写的《麻醉人产科必读》将进一步帮助麻醉科医护人员“扎根”产房。
这不仅仅是麻醉科人员需要改进的方面,多学科交流的加强,普及所有进产房孕产妇病史体检、高危患者的团队医疗、超前镇痛避免全麻,一系列的产科麻醉学内容需要各方学习贯彻。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已经出版的《产科人麻醉必读》会让产科人完成产科麻醉学的“速成”【28】。
源于航空业的团队医疗运作,逐渐形成了产房中的常态。随着模拟人训练系统的成熟,让团队医疗教育培训有了现代教学的手段。实景模拟培训也已经成为当今医学院教学必修课,医院患者安全培训、住院医师上岗培训、医师执业考试和医师重新认证考试已经充分利用了这一手段。
部分医护人员对围产医学范围内医疗介入存有的“戒心”,并不是空穴来风的。首先,权衡利弊的介入,避免过度医疗。所实施的医疗介入需要“8对 (即正确核对) ”医疗安全保障【图3】,以保证医疗质量。充分意识到任何医疗介入都有可能失手和出现副作用,需要贯彻实行“预见-预防-预警-应急”现代产房的8字方针,全面掌控产房安全,变“戒心”为“放心”。
现代产房团队医疗中母胎医学和新生儿医学的发展至关重要。进一步无缝隙磨合交流,不用“阵地”、“片警”、“留一手”思维和做法,将是发展的第一步。
麻醉科医师应入驻产房,像守护手术患者一样守护着母婴,参与到产房多学科团队,熟悉“重症监护室”的现代产房运作方式,肩负起应有的职责。让自己融入团队,起到积极作用,已成为不二选择。
现代产房的概念也已经不局限于医院产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孕产妇死亡源自心理健康。调查发现多达1/7的孕产妇患有抑郁症这一可能致命的疾患,并且会影响到整个家庭,包括孩子与伴侣的身心健康。希望调动产科门诊、新生儿门诊、公共健康的其他设施和成员,建立一整套应对系统,以防范此类事件和损失。
期待新的一年全方位发挥各专业医护人员的作用,借助天时地利人和,继续提倡住院分娩,并将重点转移到降低住院分娩孕产妇死亡率、并发症率和新生儿死亡率上。2020,我们翘首以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第一批国家分娩镇痛试点医院名单》的通知(2019年1月9日访问)
CCTV┃ 国家卫健委:913家医院将开展无痛分娩试点 (2019年1月9日访问)
中国新闻网┃报告:全国麻醉分娩镇痛的开展率为16.45% (2019年1月9日访问)
中国新闻网 2019年12月18日国家卫健委:分娩镇痛率应纳入医疗机构管理指标
胡灵群, 陶为科,赵培山,李韵平,夏云. 你一定要知道的无痛分娩-“中国行”现代产房教程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6 June 1.
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医师协会分娩镇痛专家工作委员会、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产科麻醉学组暨东北母婴麻醉联盟分娩镇痛推广基层行(鞍山站)成功举办(2019年1月9日访问)
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医师协会囊谦站&西宁站 2019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产科麻醉学组分娩镇痛基层行(2019年1月9日访问)
中国医师协会 福建安溪站 2019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产科麻醉学组分娩镇痛基层行
胡灵群, 赵培山, 张瑾. 你一定要知道的无痛分娩--发生在你身边的故事.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2 Sept 1.
胡灵群, 刘宇燕,郑勤田,蔡贞玉. 产科人麻醉必读.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8 Oct 1.
唐琳,米卫东,曲元,姜丽华,沈晓凤,周捷,昭,曹锡清,张运宏,李韵平,陶为科,夏云,刘宇燕,胡灵群. 特别策划┃ 现代产房-产科麻醉-分娩镇痛的2019年10大新闻[J]. J NPLD-GHI. 2019 Dec 31; 6(12):31.
胡灵群, 蔡贞玉, 郑勤田, 刘志强. 分娩镇痛与分娩安全.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6;32(8):741-5.
|胡灵群. 特别策划┃2019年无痛分娩领域回顾和展望[J]. J NPLD-GHI. 2020 Jan 20;7(1):20.
Journal of No Pain Labor & Deliv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