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真人 平台开云真人 平台分娩镇痛方法包括非药物性镇痛和药物性镇痛两大类,非药物性镇痛包括精神安慰法、呼吸法、陪产分娩、催眠分娩、针灸分娩等,其优点是对产程和胎儿无影响,但镇痛效果较差,药物性镇痛包括笑气吸入、肌注/静脉阿片镇痛、椎管内分娩镇痛等。
椎管内分娩镇痛是迄今为止所有分娩镇痛方法中镇痛效果最确切和最安全的方法,由有经验的麻醉科医生实施和管理,可以让分娩变成全程无痛,俗称为(椎管内)无痛分娩。无痛分娩虽然在国外已经应用得非常普遍,而对我们中国产妇还是新生事物。无痛分娩也是一项需要多学科合作的系统工程,并不像我们想象中打了一针或给了一个药就能获得的一项简单技术。无痛分娩和所有其他医学介入一样,很多人对其对母婴的安全性、副作用、甚至并发症有所疑虑。到底是增加还是减少了产妇、胎儿的危险性呢?年关将至,中国妇产科别专访了胡灵群教授,回顾了2020年无痛分娩的发展,并对2021年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大家都关注无痛分娩的安全性,更关注母婴的总体安全。椎管内无痛分娩本身是一项需要多学科合作的系统工程,让麻醉科医生立足产房却是比无痛分娩更为重要的一步,是当今围产医学发展、实现以团队医疗为特征的现代产房建设中的关键。“无痛分娩中国行”的实质是“现代产房中国行”,无痛分娩只是一个切入点,让麻醉科医生7天24小时入驻产房,成为各学科医护人员、孕产妇及其家属、医院和地区的多赢转折点。西方医学的数据表明,专业产科麻醉医生像普通麻醉科医生在手术室一样进驻产房,对减低孕产妇的死亡率和并发症率,提高安全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人类医学的多学科团队医疗的进步树立了榜样。中国行在三个不同级别医院的6万5千多产妇的研究,证实了这种团队医疗运作在改善中国母婴的临床结局、提高产房安全性上的作用。
让麻醉科医生进入产房,一方面解决有害于产妇的分娩疼痛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在产房医疗团队中扮演非常重要的作用。时间就是生命,在母婴两条生命的产房重地,可以想象在抢救母婴过程中没有产科医生、麻醉科医生、新生儿科医生、产科护士、助产士中的任何一方,我们怎么对付宫内复苏、即刻剖宫产、产后严重出血、肩难产、子宫破裂、羊水栓塞(羊水类过敏反应)、子宫内翻、子痫、子痫前期并发脑血管意外等等。我们已经不再是以往正常分娩占绝大多少的情形,浙江省嘉兴地区2017年的高危妊娠(具有一项以上妊娠并发症或内科合并症的产妇)接近五五开的局面。世界医学最发达的美国,在成为孕产妇死亡率反弹的第一个国家后醒悟过来,他们就是通过产房团队医疗,终止了近10年来孕产妇死亡率反弹上升的趋势。我们能予以借签,不步后尘吗?
从中国行的数据上可以看到,在全面开展椎管内无痛分娩的医院的产妇剖宫产率逐渐降低、侧切率也大幅度降低;关于大家最关心的胎儿安全问题,数据表明胎儿死亡率、新生儿ICU住院率、新生儿气管插管率、新生儿抗生素使用率降低了。
大家关心的无痛分娩安全性其实涉及到三大方面:一是无痛分娩本身有可能出现一些药物副作用,另一个是因为无痛分娩操作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最后一个方面是,通过团队协作减少像脐带脱垂、产后出血、子痫前期、多胎分娩、羊水栓塞所致的母婴并发症与死亡率。我们从6万5千多产妇的研究结果看到的其实是上述三者的综合结果。尤其在对那些已知常见的一过性、随着药物作用消失而消失的副作用建立了应对或预防的方法;尤其是建立了一整套避免并发症发生的预见-预防-预警-应急体系。
随着高剖宫产率和二胎的开放,我们所面临的瘢痕子宫产妇应采取怎样的产式?面对现有的已证明非剖宫产对母婴更好的证据,如何保驾护航母婴安全?如何应对瘢痕子宫破裂?二孩政策给我们的另一个挑战是她们的年龄本身就可能是一个高危因素,这些都是值得思考实实在在的问题。随着中国围产医学发展,进一步降低母婴并发症率和死亡率成为工作重点,将关注点应转移到如何建立有效保障孕产妇安全的医疗环境。建设现代产房,进行多学科运作,改善母婴临床结局,已是全球医学发展的趋势。中国行于2016年试行、次年正式开启现代产房挂牌计划。美国产科麻醉与围产医学会也于2017年开始了“优质产房”认证挂牌计划。这些都意味着,多学科团队医疗在产房里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赋予了实际的内涵,用一系列保障母婴安全的措施,全面避免甚至杜绝各种潜在因素所致的危及母婴安全的问题。
麻醉科医生进产房本身不会自然而然地增加产房安全,对他们的赋能和对产房团队的整体赋能才能改变现状,提升自己。
中国的无痛分娩起步相较于欧美国家晚了半个世纪,对无痛分娩的认知无论是民众还是各专业人员,医院管理层还是医疗政策/收费制定各个层面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无痛分娩中国行团队在2010年、2012年出版的两本科普书《你一定要知道的无痛分娩:来自哈佛的完全解答》及《发生在你身边的故事》的销量可以作为晴雨表。近年来的销量大增而再版或重印,意味着百姓对无痛分娩求知欲的增加,越来越多百姓了解了无痛分娩,尤其是有了正确的认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预兆。这为2019年国家指定的913所开展椎管内无痛分娩医院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
913家指定医院的出现让我们看到这个关乎母婴的医疗变革得到了政府、学术界、医院及其各个相关科室的重视。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产妇得到了真正的无痛分娩了吗?
期待在101家无痛分娩中国行合作医院,尤其是现代产房挂牌医院能充分理解现代产房团队医疗的精髓,将转世纪前后为镇痛而镇痛、最终无以为继的经历引以为鉴。很多省市自治区都开始有了无痛分娩收费标准,这些收费标准不但能保证无痛分娩这一项医疗措施得以继续开展,而且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全世界都存在的因产科收费不合理而促使剖宫产率增高的难题。
在过去10年来,除了中国行的4个自然临床试验外,还涌现出一系列本土的产科麻醉相关研究,包括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在国际刊物上用英文发表的文章,报告了与“无痛分娩中国行”合作期间母婴临床结局得到改善;南京市妇幼保健院的第一产程潜伏期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剖宫产率影响的随机分组临床试验,第二产程分娩镇痛对产程的影响,以及验证Grobman瘢痕子宫试产预测模型;宁波市妇儿医院的自体血自然临床试验;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的脉冲泵对硬膜穿刺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随机试验等,让越来越多的世人看到中国产科麻醉和围产医学的学术水准。同时,也让我们国人看到了椎管内无痛分娩对中国产妇的影响。早期硬膜外镇痛不增加剖宫产率,不增加产钳率;既不延长第一产程,也不延长第二产程;西方瘢痕子宫试产预测模型也适合于中国人;椎管内分娩镇痛改善了临床结局。
胡教授表示,无痛分娩中国行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医院领导、各科医护人员的努力和支持,尤其是工作在一线的产科医生、麻醉科医生、新生儿科医生、助产师和产科护士们的共同努力。由于他们的辛勤工作,使得中国无痛分娩与其他发达国家的距离越来越近。
推荐大家关注《无痛分娩中国行杂志》,这本杂志在科研教育及科普、临床等方面能够很好地帮助大家。同时,中国行在各出版社已经或将要出版“现代产房”系列专业或科普书籍,以利大家掌握现代产房的各种理念,加快合拍围产医学的步伐。
胡教授提醒大家注意,分娩镇痛的管理问题远大于技术问题。当今镇痛不全非常普遍。这不只是中国的问题,这是发展初期面临的常见难题。镇痛不全让很多医院在分娩镇痛初期遇到瓶颈,难以继续开展下去。谁都不喜欢自己出钱换来的是一个“劣质产品”。同时,也意味着我们或是知识贫乏、或是管理不善、或是不够重视、或兼而有之。从多学科现代产房团队医疗角度来看,保持有效和适当的镇痛平面意味着硬膜外导管处于“工作正常状态”,在紧急情况下,硬膜外导管能胜任应对即刻手术的需要。无痛分娩不是为镇痛而镇痛,无痛分娩也不是打一针就能解决疼痛问题,重点是“椎管内分娩镇痛只是一个基本功,而管理无痛分娩是一门学问”。
希望“无痛分娩中国行”的工作可以做得更好。在2021年来临之际,胡教授祝福大家身体健康。在牛年到来之际,无痛分娩中国行将利用本次新冠大流行中涌现出来的教育工具,全新推出封闭式线上互动,嵌入打卡学习管理的“现代产房学堂2.0”,开拓视野,学有所用,让“无痛分娩中国行”能更多地帮上忙,也成为世界转换医学实践的典范。